<label id="eemis"><option id="eemis"></option></label>
    <code id="eemis"></code>

        <th id="eemis"><video id="eemis"></video></th>
        <center id="eemis"></center>
        <big id="eemis"></big>
        信息網_資訊網

        經典美文聯系我們

        周口信息網 > 熱點信息 > 正文

        多省市密集發布數字經濟綱領性文件 廣東探索設立數據交易場所

        網絡整理 2023-10-16

        “十四五”開局之年,建設數字中國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熱潮正在到來。

        作為數字化發展前沿陣地,廣東省今年密集出臺了多項利好政策?!稄V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也已由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于2021年7月30日通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該《條例》是“十四五”期間,國家公布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以來的首部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

        對于廣東數字經濟的發展,《條例》提出的多項舉措引人關注。例如,《條例》指出,有條件的地區可以依法設立數據交易場所,鼓勵和引導數據供需方在數據交易場所進行交易。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該《條例》劃定了廣東省各級政府在推動數字經濟方面的職責和任務,從實際執行層面更加具有前瞻性,可執行度大大提升,是廣東省未來發展數字經濟的綱領性文件,也會成為全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典范。”

        各地加速布局數字經濟

        在全球經濟仍處于脆弱復蘇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已成為實現經濟復蘇、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舉。根據信通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近5.4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長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

        “十四五”規劃綱要將數字經濟發展獨立成篇,描繪出未來5年數字中國建設的嶄新藍圖。圍繞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綱要明確,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

        除了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各地也在積極謀劃新一輪發展舉措,加快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發布了《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這是全球首次發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發展“藍圖”。北京將通過5到10年的接續努力,打造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六個高地”,到2030年,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作為數字經濟先行省,浙江近年來對數字經濟的謀劃同樣動作頻頻。今年3月1日,《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正式開始實施,這也是全國第一部以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該法規聚焦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兩大支撐和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三大重點,創設了一系列保障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制度措施。

        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廣東近年來也在不遺余力發展數字經濟。按照廣東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廣東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達到20%。

        今年,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廣東省密集出臺了多項政策,其中包括《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意見》《廣東省首席數據官制度試點工作方案》《廣東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等。

        “頻頻出臺利好政策,充分表明了廣東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決心,數字經濟將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表示。

        廣東省工信廳表示,《條例》充分凸顯廣東發展數字經濟的地方特色,立足廣東實際,突出產業基礎好、市場大的發展優勢,聚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兩大核心,依托“數據、技術”兩大要素驅動,發揮數字基礎設施底層支撐作用,強化政策措施保障,整體構建“2211”框架結構,即“兩大核心、兩大要素、一個支撐、一個保障”。

        培育戰略性數字產業集群

        隨著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成為廣東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此,《條例》亦有所謀劃,突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戰略性數字產業集群。

        事實上,今年以來,從廣東省到各地級市,關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也陸續亮相,廣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之路正駛入快車道。

        按照廣東此前提出的目標,到2023年,廣東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超過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80萬家企業上云用云降本提質增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條例》將產業數字化分設工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三章,作為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和特色,推動成為促進廣東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

        針對傳統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速度不夠快、質量不夠高以及中小企業不愿、不敢、不會等問題,廣東將重點從平臺、網絡、技術、生態、應用等方面發力,全面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突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用產業鏈供應鏈思維,全方位、成體系地提出工業數字化路徑和措施,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同時,針對“缺芯”“少核”等產業鏈短板,提出統籌規劃集成電路、軟件等核心數字產業發展,培育電子信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機器人、數字創意等戰略性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產業能級。

        林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制造業實施數字化改造,充分貼合了廣東的產業特色。不過,廣東的產業發展具有明顯的集群效應,除了企業個體的數字化轉型,產業集群的數字化轉型也尤為重要,通過數字化轉型打破產業鏈的斷點和堵點,才能更好地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明確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營造數字產業生態方面,《條例》提出,探索數據交易模式,培育數據要素市場,規范數據交易行為,促進數據高效流通。有條件的地區可以依法設立數據交易場所,鼓勵和引導數據供需方在數據交易場所進行交易。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海量數據不斷生成、沉淀,在成為新型生產要素的同時,也帶來個人隱私被濫用的問題。

        對于數據交易行為的規范,廣東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此前,《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7月份公布,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國內數據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立法。在加強個人數據保護的基礎上,《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針對數據要素市場“搭便車”“不勞而獲”“大數據殺熟”等競爭亂象進行了明確規定。

        《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同樣明確了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稐l例》指出,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處理活動,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受訪專家表示,要營造良好的數字生態,不僅需要相應法規,還需要企業自身以及平臺的嚴于律己共同協作,構建監管主體多元化、監管方式多元化的協同治理模式,推動數字技術與國家監管治理相融合,讓法律法規同步于數字經濟進程。

        《條例》提出,依法依規明確平臺企業定位和監管規則,促進平臺經濟和共享經濟規范有序創新健康發展?;ヂ摼W平臺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平臺管理規則和制度,依法依約履行產品和服務質量保障、網絡安全保障、數據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方面的義務。

        盤和林表示,“要完善數字經濟數據的第三方監管模式,通過第三方監管,對數據使用權限進行確認,將數據脫敏之后供給數據使用方合法使用。在構建數字生態方面,要重視個人信息安全和數據安全。在發展數字經濟的同時,以數字技術保障數據安全。”

        免責聲明:信息網轉載此文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Tags:[db:TAG標簽](1111609)

        轉載請標注:信息網——多省市密集發布數字經濟綱領性文件 廣東探索設立數據交易場所

        猜你喜歡

        国产成人AV网站网址视频